top of page

潛水安全多重要!腦補被關氣瓶經驗,小吉的夢境總是如此精彩!

已更新:2022年8月19日



很多朋友一定會覺得潛水是很危險的事情,

感覺很多意外會隨時發生,因此不敢潛水。

但其實很多潛水意外會發生都是可以被防範的唷! 今天如果我們聊聊 如何避免潛水意外的發生,及碰上突發狀況我們要怎麼應變。








事件一:下潛後才發現氣瓶沒開!

解決方式:

開始進行潛水之前,潛伴間確實做好下水前的安全檢查(BWRAF) B:BCD 檢查BCD是否穿著正常,充排氣閥位置是否正確並能正常使用。 W:Weight 配重 檢查是否有攜帶適當重量的配重。

R:Release 快卸扣 檢查BCD快卸扣(包括氣瓶帶)是否正確扣上。

A:Air 檢查氣瓶是否完全打開並回轉半圈,空氣量是否足夠。並檢查主用二級頭及備用二級頭是否正常供氣,並確認二級頭的位置。


如果真的是下水之後才發現氣瓶沒開,潛伴協助。如果潛伴沒有在附近,讓自己盡快到水面,口吹BCD建立正浮力後視情況(將裝備脫掉或手能勾到的話)打開氣瓶。



事件二:參加潛水團後發現,無導潛或教練

解決方式:

在台灣從事潛水活動有明文條列列出潛水必須要有教練帶隊。參加潛水團之前必須確認該團從事潛水時帶隊是否為教練,是否簽署責任免除暨風險承擔聲明書,教練是否有幫參加者辦理保險。

*責任免除暨風險承擔聲明書並非潛水中心規避責任之文件,而是簽署後教練與參加者在此活動中存在著彼此的責任,參加者必須確認及簽署當天自身狀況是否適合潛水,並瞭解潛水隱含的非人為責任之風險。 從事潛水活動時,潛伴制度是很重要的唷! 在潛水前作簡介時,除了介紹當地地形及潛水行程,也會分配潛伴。最好是兩個人一組,潛伴與潛伴間最好是保持一個手臂可以觸碰的距離,以便及時處理彼此之前臨時發生的狀況,並且能分享彼此在潛水時看見的美麗事物。


並且教練或帶隊者在做簡介時,會告知大家失散程序。如果潛水時發現自己脫隊,找不到潛伴及導潛,該做什麼措施。(例如在水裡原地找一分鐘,若還是沒有找到,則遵守電腦表指示並立即上水)



事件三:潛水員不遵守導潛指示集體行動而被流走

<